各縣(市、區)醫療保障局,聯盟市直單位,市醫保中心:
根據國家常態化帶量采購工作的要求,2021年全市共完成國家、省及省際聯盟、市際聯盟、市級4級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其中完成藥品集中帶量采購262個品種,363個品規,節約采購資金2585.36萬元;完成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28個品種188個品規,節約采購資金4777.11萬元,兩項合計節約采購資金7362.47萬元。隨著集中帶量采購品種的不斷增多,覆蓋范圍的逐漸擴大,在使用帶量采購中選產品中出現了報量不準、配送不及時、不按時結算貨款、協議履行不規范等問題苗頭,為了進一步強化對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優先規范使用,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科學測算,準確報量
滿足臨床需求,降低患者醫藥費用負擔,始終是我們工作基礎和宗旨,在按照相關政策測算采購量的同時,一定要征求臨床科室、臨床醫生的意見,結合大數據對下一輪采購量有一個科學的預判,簽約量既不能比實際用量太低,滿足不了臨床的需要,也不能比實際用量太高,完成不了采購量。
二、履職盡責,照章辦事
醫療機構是使用中選產品的第一責任人,一方面要與中選企業選定的配送公司密切配合,保障中選產品的供應;另一方面要制定院內規章制度,保障優先使用中選產品。規章制度有但不限于以下制度:相同療效或同通用名下優先使用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制度、預付款撥付制度、出入庫制度、臺賬制度、貨款結算制度、財務專賬制度、結余留用激勵制度等。
三、及時配送,按時結算
中選生產企業是保障供應的第一責任人,配送企業作為中選生產企業與醫療機構的直接聯系人,保障中選產品的及時足額配送是其的基本職責,醫療機構作為三方協議的重要一方,有權按照協議規定的權力義務,要求配送公司及時足額配送中選產品,對于不能按要求配送的企業,一方面按照協議規定要求其落實協議內容,保證臨床使用,對于嚴重影響臨床使用的可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另一方面可報告當地醫保部門,由醫保部門約談配送公司或逐級上報,對于嚴重違反協議,造成嚴重后果的公司可申請列入帶量采購誠信體系建設的黑名單。同時要充分考慮企業的資金墊付壓力,按照帶量采購的規定,及時結算貨款,不能因為非帶量采購產品的債權債務影響到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的貨款結算。
四、按月通報,年終考核
考核通報是保障優先使用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的重要保證,市、縣醫保部門將對每種帶量采購的中選產品按月進行分量,醫療機構每月上報采購進度,市醫保部門每月匯總各縣帶量采購的采購進度,次月在全市范圍通報各縣完成情況,縣醫保部門每月統計各醫療機構的采購進度,次月在全縣范圍通報各醫療機構的采購進度,做到政府領導、醫保部門、醫療機構底清數明,準確分析情況,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優先使用,按時完成采購任務。一個年度完成之后,將各縣全年采購工作完成情況匯總上報黨委、政府領導和考核部門,由黨委、政府進行通報或考核。
五、強化督導,閉環管理
督導是保證優先使用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的重要手段,定期不定期對醫療機構使用帶量采購中選產品情況進行督導通報,既是掌握工作進展情況的重要措施,也是強力推進醫療機構優先規范使用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的重要手段,從采購、入庫、出庫、使用、預付、結算、考核、激勵全流程閉環式督導管理,各級醫保部門既要幫助醫療機構解決工作中存的難點、問題,做好服務,又要加強警示懲戒,對不按相關規定采購使用中選產品或采購使用價高非中選產品情況較為嚴重的醫療機構及時進行警示、約談,對情節嚴重的要及時會同相關部門進行核查處理,確保集中帶量采購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呂梁市醫療保障局
2022年1月6日
(此件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