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蘭州新區管委會,省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 《甘肅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已經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甘肅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5月10日
抄送: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改革辦,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常務副組長、副組長。
甘肅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
2018年是實施“十三五”醫改規劃,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關鍵之年,全省醫改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著力解決醫療衛生和健康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加快建立完善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困難群體健康扶貧保障政策,助力脫貧攻堅,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健康甘肅”建設。
一、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方面
(一)堅持按病種分級分工制度。?堅持省級醫療機構負責50+n種疑難危重疾病、市級醫療機構負責150+n種常見大病、縣級醫療機構負責250+n種常見病多發病、鄉級醫療機構負責50+n種普通疾病的按病種分級分工制度,嚴格執行轉診制度。做好各級醫療機構能力評估和病種動態管理,2018年縣級至少增加10個病種、鄉級至少增加5個病種,“兩州一縣”貧困地區縣級醫療機構至少增加20個病種。所有病種實行臨床路徑管理。開展城鎮職工醫保分級診療工作。(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
(二)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做好深度貧困地區到村到戶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在健康扶貧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組成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根據實際情況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農村一二類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供養人員(簡稱農村貧困人口)提供“一人一策”健康幫扶,形成長效幫扶機制,解決其“有病看不了、看病就醫難、健康管不好”的問題。建立特殊困難群眾“送醫上門”、“送人就醫”服務機制。(省衛生計生委、省民政廳、省殘聯)
(三)建設緊密型醫療聯合體。?深入開展深度貧困地區醫療人才“組團式”健康扶貧行動,支援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健康管理服務,急需關鍵薄弱學科建設,建立影像、心電、檢驗、病理、消毒供應等區域醫學中心,提升深度貧困地區醫療服務水平。2018年底,深度貧困地區常見病、多發病分級診療能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縣外就診率下降至10%以內。(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推進現代醫院管理方面
(四)推進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緊缺專業人才招錄使用上給醫院充分授權,為公立醫院招聘急需短缺醫學人才打通綠色通道。落實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用人自主權,深化內部人員聘用管理,在機構編制部門確定的人員總額內,核定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崗位結構比例,在單位內部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崗變薪變、合同管理,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加快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按照“兩個允許”,在現有水平基礎上合理確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突出績效考核導向,擴大公立醫院內部自主分配權,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開展院長年薪制試點。每個市州至少選擇1家城市公立醫院開展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甘肅省人民醫院、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開展省級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
(五)全面落實三級醫院總會計師制度。?建立公立醫院總會計師選拔、使用機制,明確崗位職責、工作權限和考核獎懲,保障總會計師參與醫院重要經濟事項分析和決策,發揮專業優勢,促進公立醫院經濟管理效能提高。2018年底,所有三級公立醫院全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其他有條件的公立醫院應當設置總會計師崗位。(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
(六)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積極探索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深入調研,準確掌握醫療機構改革運行以及醫藥價格、費用變化情況,及時完善相關政策。(省發改委、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
三、健全全民醫保制度方面
(七)加快推進“先看病、后付費”和“一站式”結報。?按照分級診療管理規定,農村貧困人口在縣域內縣鄉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和城鄉參保居民患50種重大疾病在大病救治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定點醫療機構不得收取押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均不設起付線。城鄉參保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實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報服務。從2018年6月1日起,農村貧困人口在省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實行“先看病、后付費”。(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民政廳、甘肅保監局)
(八)全面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出臺《甘肅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實施方案》。推進門診按人頭、住院按病種總額預付,將預算資金的60%撥付醫療機構,剩余40%作為考核基金,與定點醫療機構綜合考評結果掛鉤撥付。結合臨床路徑,進一步研究優化分級診療病種的單病種定額標準(中西醫同價)。推進日間手術和日間病房試點,納入醫保按病種定額付費范圍。特殊復雜病例按床日付費或項目付費,推進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開展城鎮職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省醫改辦、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發改委)
(九)推動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服務試點。?出臺《關于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委托商業保險機構參與經辦服務試點的指導意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業務,逐步探索建立由政府主導、專業運作、管辦分開、高效服務、便民惠民的城鄉居民醫保經辦管理新機制,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經辦服務,穩步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持續健康運行。選取1-2個市州開展試點工作。(省醫改辦、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保監局)
(十)進一步提高醫保保障待遇。?在科學測算的基礎上,研究調整完善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政策,加強政策銜接,進一步提升保障水平,加大對重大疾病患者和困難群體的傾斜力度,切實降低群眾看病就醫負擔,進一步緩解城鄉居民因病致貧、返貧問題。(省醫改辦、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
四、規范藥品供應保障方面
(十一)積極推進藥品購銷“兩票制”。?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落實“兩票制”。完善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和陽光采購平臺“兩票制”驗證系統。繼續加強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會商聯動,解決好低價藥、臨床用量少藥品的供應保障問題。(省衛生計生委、省工信委、省公共資源交易局、省食藥監局、省人社廳、省財政廳)
五、強化綜合監管制度方面
(十二)全面加強醫療機構綜合考評。?對各級醫療機構的服務數量、質量以及相關的診療行為進行“千分制”量化評分。將評分結果與醫保基金支付掛鉤,作為醫療機構財政補助、等級評審、學科建設、人員職稱晉升和醫療機構負責人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建立醫療機構激勵約束機制,促進定點醫療機構加強管理、控制成本和提高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
(十三)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合理設定省、市、縣、鄉各級醫療機構醫療費用增長控制目標,建立與縣外就診率相掛鉤的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及考核評估機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醫療機構信息化平臺,加強對醫療機構費用增長情況的監測,定期公布主要控費監測指標排序情況。(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發改委)
六、深化其他醫改工作
(十四)全面深化醫改工作宣傳。?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渠道,特別是各類新型媒體,廣泛深入宣傳醫改政策。加大典型案例和經驗亮點宣傳,關注網絡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各項醫改政策落地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省醫改辦、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衛生計生委)
(十五)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構建省、市、縣中醫重點專科體系,每所市級中醫醫院累計建成3-4個省級以上、4-5個市級以上中醫重點專科,每所縣級中醫醫院累計建成2-3個市級以上、3-4個縣級以上中醫重點專科。全省6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綜合治療區,95%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65%以上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財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