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三醫”協調發展和治理。全面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市級層面已經初步建立協作會商機制以及醫改相關部門定期溝通協商機制。各縣(市、區)要積極行動,因地制宜推進“三醫”溝通協調、研商大事的機制全覆蓋,推進醫保、醫療信息聯通,加強年度醫改監測、縣域醫共體建設監測、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評價等工作。
??? 打造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升級版。以醫療醫保雙融雙促為抓手,算清醫療費用和醫保基金“兩本賬”,改革完善醫??傤~付費機制,縣級層面加強外轉病種、醫?;鹬С龅刃畔祿蚕恚鋵岲RG支付方式與醫療集團預算管理有效銜接。要以醫療集團為單位統一藥品目錄并實行一年一調整,與服務下沉、醫保支付有效銜接。創新縣級醫療集團健康保障新模式,建立慢病管理中心,推動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探索建設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加快資源共享、高質量管理2個“五大中心”建設。推動縣級三類醫療機構和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對標、提標、達標建設,實現“病人少外轉、看病少花錢、醫療集團可發展、醫保基金可持續”。陽曲縣要在慢性病綜合防控的基礎上展開標準化試點,在醫?;鸢慈祟^打包試點上創出經驗,杏花嶺區要在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方面率先突破、打造示范。
??? 抓好2個國家級項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要緊盯10大功能定位,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全局意識、省會意識、率先意識,結合工作實際制定貫徹落實工作方案,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系統化組建、實體化運轉,力爭在踐行新使命新任務中蹚出一條新路子。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正處于驗收前的沖刺階段,要按照國家衛健委和市政府專題會議部署要求,扎實推進攻堅行動,探索形成更多的太原樣板、太原經驗。
??? 實施公立醫院“4+1”改革。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摸清空余編制底數,實行編制總額控制,優化使用結構,嚴控管理人員占比,加大臨床一線、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的編制保障力度。盤活、用好并逐步消化存量編制,繼續開展公開招聘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完善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和分析醫療服務成本數據,組建懂經濟、會算賬的專家團隊,算好費用成本賬,用足用好醫保政策,及時協同醫保部門把成熟穩定、安全有效的新技術納入新的收費項目,加強精細化管理,力爭醫療服務收入占比提高到32%以上。推動薪酬制度改革。突出公益性導向要求,落實“兩個允許”和“三個結構性調整”,推動出臺公立醫院薪酬總量管理辦法,全面推進落實年薪計算工分制改革,動態縮小不同層級醫院間、不同科室專業間人員收入差距,力爭職工固定薪酬收入占比較上年提高5%左右。強化醫療衛生監管。嚴控公立醫院床位規模總量、分院區數量和新建醫院單體規模,優化調整二級公立醫院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推進“五大監管”模式(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持續監管、穿透式監管)在醫療機構先行先試,緊盯依法執業、醫療美容、口腔、采供血、“兩非”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整治,規范器官捐獻和移植。推動政府落實6項投入責任。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厘清醫療機構債務種類及償還責任,指導醫療機構合理測算投入需求,推動各級政府落實投入責任,重點解決疫情防控歷史欠賬。推進業財融合,加強公立醫院運行監測與評價,做細成本核算與管控,完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密切關注收不抵支、長期債務、貸款過高、拖欠薪酬等醫療衛生機構,加強監測預警、風險管控,“一院一策”推動化債,力爭實現收支平衡的公立醫院占比較上一年度提高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