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耗材集采降價梳理
自2015年以來,看病難、老齡化加劇的社會問題加劇,國家政府使勁渾身解數:醫改、強化基層醫療設施、醫用耗材降價、陽光采購,從線下到線上,從一甲到三甲,一系列的政策和辦法出臺、實施。看來國家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真是下了大功夫。
要解決看病難的問題,首先要把耗材和藥品的價格降下來。為此,各各省份也都積極響應。
四川省
2015年10月12日,四川省藥械集中心發布了《關于開展四川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掛網陽光采購2015年第一輪增補和新增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了企業要報最低價最為招標報價,如果企業違反規定,則在最低價基礎上再降10%作為招標價格。填報最低價以后,還要公示,讓同行互相舉報,經查不是最低價的就按規定處罰。若違反規定,取消掛網,踢出四川市場一年。
浙江省
浙江省在利民方面也不甘示弱。自醫改推行以來,不少人已經感受到藥品降價政策帶來的切身益處。而自10月15日起,浙江省納入集中采購的七大類醫用耗材將全線降價,其中包括電生理類、心臟介入類、心臟起搏器類、周圍血管介入類、高分子材料、鎮痛泵和骨科醫用耗材。
與集中采購前全國最低銷售價格比較,七大類醫用耗材的平均降價幅度如下:
1、電生理類降價幅度:15%
2、心臟起搏器類降價幅度:22.5%
3、周圍血管介入類降價幅度:19.4%
4、心臟介入類降價幅度:19.5%
5、高分子材料降價幅度:5%
6、鎮痛泵降價幅度:9.8%
7、骨科耗材降價幅度:30%
陜西省
再來說說陜西省,2015年10月23日,針對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的現狀,陜西省全面啟動醫用耗材陽光采購,要求在網上“曬價”,接受群眾和政府監督。
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實行價格品種動態管理。每年6月和12月,企業應主動申報調整陜西省相應掛網價格;若逾期不報,經核實產品暫停掛網1年,并記入生產企業相關誠信記錄。
根據新出臺的《陜西省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實施方案》,通過分類分批實施、限價掛網、醫院自主議價、陽光采購、價格動態調整、強化監管等措施,規范全省醫用耗材采購和使用,降低虛高價格,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
筆者認為:招標降價一方面可能惠及百姓,另一個方面可能質量下降反而害了百姓,且藥械價格下降了,醫療服務價格又上升,百姓醫療支出還是沒有下降,這就是醫改六年來的情況,所以輕易不要給他們的政策叫好
同時招標是醫改中的重要一環,由政府機構來主導,但政府機構又不是用藥方,很多時候做出來的規則完全不符合醫院用藥實情,這種行政干預市場的行為,早就應當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