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牽頭成立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
? “瞄準眼視光學需求,凝聚眼視光學難題,搭建眼視光學平臺,整合眼視光學資源,開展眼視光學創新,推動眼視光學發展。”2017年3月26日上午,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成立慶典暨眼視光發展高峰論壇上,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對眼視光學院的未來發展提出期待并指明方向。
在2017年3月26日舉行的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以下簡稱“眼視光學院”)成立慶典暨眼視光發展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副主任段麗萍、副主任王維民,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徐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趙越,副院長王建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高煒等領導出席慶典。“眼視光學院”的成立得到眼科專業領域的高度關注,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趙堪興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原主任黎曉新教授蒞臨慶典現場。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姚克教授通過視頻發來賀詞。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段麗萍主持慶典并宣讀《北京大學醫學部關于正式成立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的通知》。眼視光學院是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牽頭,經由北京大學醫學部部務會討論通過正式成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趙明威教授出任眼視光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主任王薇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楊柳教授出任副院長,人民醫院眼科王凱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眼科邱偉強副主任醫師、北大醫院眼科榮蓓副主任醫師任視光學院院長助理。
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會長趙堪興教授為眼視光學院成員頒發聘書,并為眼視光學院揭牌。北京大學醫學部、各臨床醫院領導和與會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光榮時刻。
北京大學成立眼視光學院極具意義
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在致辭中指出,眼睛健康是全人類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一個人沒有很好的視力,不能很好地看清這個美好的世界,健康的質量無從談起。在我國,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涉及到幾億人,像這樣一種涉及人群覆蓋很寬,嚴重影響人群生活質量的學科,醫學部應給予更多的支持和推動。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學醫學部的一件大事,也是醫教研的一項重要舉措。北京大學作為我國的最知名學府之一,其成立眼視光學院極具意義,不僅能為我國的眼視光專業輸送人才,而且能夠規范行業,引領行業的未來走向。
據悉,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將在今年啟動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并在今年完成課程設置和師資的初步構建,將為我國輸送眼視光學人才,能夠勝任視光學臨床日常工作,例如驗光配鏡、接觸鏡驗配、雙眼視覺功能異常的診療、低視力的處理、斜弱視的視光學干預等,以及相關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眼視光學作為獨立學科十分必要
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趙明威教授在隨后舉行的眼視光學發展論壇上介紹,眼視光學是一門以保護人眼視覺健康為主要內容的醫學領域學科,是以眼科學和視光學為主,結合現代醫學、生理光學、應用光學、生物醫學工程等知識所構成的一門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的交叉學科。在眼科門診中,70%以上的病例屬于視光學范疇,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視、低視力、雙眼視異常等等,眼科疾病本身僅占約30%。眼視光學主要針對眼球的光學屬性進行干預,包括提供初級眼保健、驗光配鏡、接觸鏡驗配、近視眼防治、雙眼視覺異常治療、低視力等等,而眼科主要針對眼科疾病進行治療。
“將眼視光學作為獨立學科十分必要,主要由于以下兩點原因。一是眼視光學的知識體系構成和要求與眼科不同。眼科屬于臨床醫學的分支,是研究發生在視覺系統,包括眼球及與其相關聯的組織有關疾病的學科。眼視光學是研究如何改善眼球成像質量和用眼舒適度的學科。在學科知識體系構成上,眼科醫師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偏向臨床醫學,而眼視光師除了掌握與眼相關的解剖、生理和常見疾病外,亦需要高等數學、物理光學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的相關知識。
二是眼視光師和眼科醫師的分工不同。眼科醫師主要是治療眼科疾病,而眼視光師的服務內容則貫穿眼科各個專業組。一般而言,眼視光師除了初級眼保健工作外,在眼病治療完成后,也迫切需要眼視光師介入,進行相關的視覺功能改善和康復工作。
“現階段,我國視光學和眼科領域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沒有足夠數量合格的視光學醫師從事視光工作;另一方面,眼科醫師由于視光學和光學知識不足,從事視光學相關工作明顯捉襟見肘,低級的視光學錯誤在眼科臨床時有發生。”趙明威指出。
我國的眼視光學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
據了解,我國與國際知名學府在視光學院專業設置方面的數量與質量上存在差距。以美國為例,美國現有24所規范標準的視光學院,系統培訓后的視光師的專業水平和技能都非常優秀。根據2015年的數據,我國具有5年制眼視光學專業培訓的視光學院1所,具有4年制本科視光學專業的學院20所,其余均為高職高專眼視光學技術專業。盡管在數量上接近國際發達國家,但是在生源質量和培訓質量上具有很大的差距。
我國是世界近視第一大國,然而很多原創的近視研究成果都是由國外的研究機構首先提出并加以研究的。眼視光學領域的高端產品的研發,也幾乎都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完成的。我國的角膜塑形鏡(OK鏡)和各類角膜接觸鏡、鞏膜鏡的生產和加工,無論是技術還是流水線,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開展原創性的眼視光學產品的研發,必須依托良好的生源和規范化的培訓、準入制度以及多學科的交叉合作。
關于眼視光學院未來的發展展望,詹啟敏院士在論壇發言中指明了方向:“瞄準眼視光學需求,凝聚眼視光學難題,搭建眼視光學平臺,整合眼視光學資源,開展眼視光學創新,推動眼視光學發展。”
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將緊緊圍繞眼視光相關的醫療、教學、科研、產業、公益等事業,力爭形成多位一體的格局,為推動將來眼視光醫學本科教育奠定基礎,并將為人民醫院眼科綜合發展開辟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