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政策的精準扶持加速技術邁向創新策源,以資本深度賦能驅動產業集群的聚變,今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一號產業”能級加速提升。記者從園區科技創新委員會了解到,今年,園區已有6款一類創新藥獲批上市,約占全國同期新增量的20%,生物醫藥“創新策源”效應不斷凸顯。
??? 自2006年起,園區就重點布局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著力集聚創新資源要素,至今已吸引相關企業超2000家,2024年實現產值1655億元。
??? 今年,緊扣“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園區出臺實施《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騰飛行動計劃(2025-2027)》《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精準賦能產業體系升級。其中,《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騰飛行動計劃》提出“5511”目標,即到2027年培育5家國際龍頭企業、50家細分領域領軍企業、100個年銷售額超億元重磅產品、100個獲批上市重點管線。政策通過“基石投資+長期持股”模式引導國資基金支持企業融資,
??? 目標未來三年引入上級資金超50億元,并創新“管線貸”風險補償機制,為研發型企業提供中長期信貸支持,通過多元化金融支持破解研發投入大、周期長的行業痛點。
??? 今年,園區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成果呈現爆發式增長,共有6款一類創新藥獲批上市,約占全國同期新增量的20%,覆蓋腫瘤、代謝疾病等民生領域。其中,亞盛醫藥的利生妥(Bcl-2選擇性抑制劑)為國內首個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創新藥;信達生物的信爾美是全球首個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盛迪亞的艾維達為國內首款HER2突變非小細胞肺癌ADC藥物,展現國產創新藥國際競爭力。
??? 如今,在全球健康版圖中,“園區力量”持續彰顯。資本市場的活躍表現更印證了這一實力,上半年,賽分科技登陸科創板,亞盛醫藥納斯達克上市,維昇藥業港股掛牌,形成“境內+境外”資本雙輪驅動;帕母醫療、英矽智能、愛科諾、嘉樹醫療等創新企業完成新一輪近億元以及過億元融資。
??? 以人工智能深度滲透重塑研發范式,園區全力搶占生物計算與智能醫療的產業制高點。在今年4月舉辦的生物計算輔助藥物研發平臺交流會上,英矽智能展示生成式AI驅動的“算法-機器人實驗室”協同平臺,將靶點發現到臨床轉化效率提升了30%;鎂伽科技發布的“自動化+AI+生命科學”能力生態體系,實現實驗流程智能化管理,大幅降低了人為操作誤差與研發成本……這些AI技術的深度應用,不僅推動園區生物醫藥研發駛入“智能快車道”,更構建起從前沿技術研發到民生健康服務的完整智能生態,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數字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