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4年)〉的通知》(醫保發〔2024〕33號)(以下簡稱《2024年藥品目錄》)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出臺了《河南省醫療保障局?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執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4年)>的通知》。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 一、出臺背景
??? 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后,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國家談判藥品目錄準入實現了常態化和制度化,調整周期從早期最長的8年縮短至現在的每年調整一次。《2024年藥品目錄》也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的第7次調整。“逢進必談”是近年來新藥進入醫保目錄的原則,創新藥物從批準上市到進入醫保藥品目錄的速度明顯加快。國家醫保局將療效好、性價比高的藥品調入目錄,調出效果差、性價比低的藥品,實現了目錄的優化。
??? 二、主要內容
??? (一)目錄調整情況。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收載西藥和中成藥共3159個。其中西藥部分1396個,中成藥部分1336個(含民族藥95個),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427個(含西藥369個、中成藥58個)。另外,還有基金可以支付的中藥飲片892種。
??? 本次調整共新增91種藥品,其中腫瘤用藥26種(含4種罕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15種(含2種罕見病)、罕見病用藥13種、抗感染用藥7種、中成藥11種、精神病用藥4種,以及其他領域用藥21種。由于部分藥品有多個適應癥或者個別疾病類別有重復(如罕見腫瘤),因此分類數大于總數。同時,調出了43種臨床已替代或長期未生產供應的藥品。本次調整后,目錄內藥品總數將增至3159種,其中西藥1765種、中成藥1394種,腫瘤、慢性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在今年談判/競價環節,共有117種目錄外藥品參加,其中89種談判/競價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價63%,總體與2023年基本相當。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因素,預計2025年將為患者減負超500億元。
??? (二)做好醫保支付范圍。協議期內談判藥品(以下簡稱談判藥品)和競價藥品執行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包括基金和參保人員共同支付的全部費用。本次調整新納入目錄的國家集采中選藥品以其中選價格作為支付標準。對于確定了支付標準的競價藥品和國家集采中選藥品,實際市場價格超出支付標準的,超出部分由參保人員承擔;實際市場價格低于支付標準的,按照實際價格和醫保規定報銷。
??? (三)做好新增藥品掛網。12月底前,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部門負責將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在省醫藥采購平臺上直接掛網采購,談判藥品的掛網價格不得高于支付標準。參與現場競價的企業,在支付標準有效期內,其競價藥品掛網價格不得高于參與競價時的報價。
??? (四)做好藥品“應配盡配”。各統籌地區醫保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定點醫療機構合理配備、使用目錄內藥品。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工傷保險定點康復機構原則上應于2025年2月底前召開藥事會,根據《2024年藥品目錄》及時調整本機構用藥目錄,做到“應配盡配”。
??? (五)做好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對于法律法規禁止藥店銷售或未納入“雙通道”管理的談判藥品,定點醫療機構要根據臨床用藥需求,優先配備保障。同一通用名藥品有多家企業生產的,鼓勵定點醫療機構和“雙通道”藥店優先配備價格不高于支付標準的藥品,支持其臨床使用,減輕患者負擔。納入“雙通道”管理的注射制劑,原則上應當由“雙通道”藥店按照藥品配送要求,安全及時地配送至參保人員就診的醫療機構,由定點醫療機構院內調配注射使用,確保臨床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