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府辦函〔2020〕31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深圳市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醫保局反映。
市政府辦公廳
2020年4月5日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工作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全面深入治理高值醫用耗材,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37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理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體系,完善高值醫用耗材全流程監督管理,凈化高值醫用耗材市場環境和醫療服務執業環境,實現高值醫用耗材陽光交易,推動形成高值醫用耗材質量可靠、流通快捷、價格合理、使用規范的治理格局,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人民群眾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減輕。
二、工作任務
(一)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降低虛高價格。
1.明確重點治理范圍。參照國家和廣東省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開展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使用基線調查,將直接作用于人體、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群眾費用負擔重的醫用耗材納入高值醫用耗材治理范圍,將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重點治理清單。(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
2.統一醫用耗材編碼。執行國家統一的醫保醫用耗材分類和編碼標準,統一全市醫用耗材編碼體系,建立市級醫用耗材編碼數據庫并開展動態維護,推進醫用耗材編碼標準在招標、采購、流通、使用、結算、支付、監管等領域的應用。落實國家制定的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規則。(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3.建設運行深圳市醫用耗材陽光交易和監管平臺(以下簡稱“深圳陽光平臺”)。支持掛網采購、聯盟采購、帶量采購、議價采購、備案采購等多種采購模式,充分滿足各種類醫用耗材采購需求,實現醫用耗材以及參與方相關信息(包括醫用耗材價格信息)的統一收集、管理和發布。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使用的醫用耗材應在深圳陽光平臺或廣東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平臺上采購交易。在深圳陽光平臺采購交易的信息由系統直接記錄,在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平臺上采購交易的信息和因特殊緊急情況時自行采購交易的信息,應在采購交易完成后10個工作日內上傳至深圳陽光平臺。建立部門間高值醫用耗材價格信息共享和聯動機制,強化全流程信息監測。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自愿參與。(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紀委監委機關、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4.分批開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按照政府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的思路,以帶量采購、量價掛鉤、促進市場競爭為原則,選擇部分臨床用量較大、使用較成熟、采購金額較高、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通過深圳陽光平臺進行分批集中帶量采購。推進醫用耗材采購專家庫建設和專家管理辦法制定。加強對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實際采購量的監管,保證使用。(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市場監管局)
5.加強集中結算管理。按照統一、規范、高效的原則,建立交易資金集中結算機制,在深圳陽光平臺設立集中結算監管賬戶,實現對交易行為全流程監管。探索醫?;鹜ㄟ^集中結算監管賬戶直接與醫用耗材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結算。(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6.完善醫保政策。結合醫保基金支付能力、參保人承受能力、集中帶量采購情況、高值醫用耗材實際市場交易價格等因素,在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醫保目錄中,選擇部分高值醫用耗材制定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并探索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對類別相同、功能相近的高值醫用耗材,探索制定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醫?;鸷蛥⒈H税瘁t保支付標準分別支付高值醫用耗材費用,引導醫療機構主動降低采購價格。(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
(二)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嚴控不合理使用。
7.嚴格落實醫療衛生行業管理責任。完善重點科室、重點病種的臨床診療規范和指南,嚴格臨床路徑管理,提高臨床診療規范化水平。加強涉及高值醫用耗材的手術管理,規范臨床技術指導行為。使用單位將高值醫用耗材規范使用納入醫務人員規范化培訓和繼續教育內容,嚴格按產品說明書、技術操作規范等要求使用。探索推進醫療機構相關從業人員職業體系和專業化隊伍建設。完善高值醫用耗材臨床應用管理,將其納入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加大醫療質量抽查力度,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治理行動,從嚴查處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臨床使用違規行為。(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人力資源保障局)
8.完善醫療機構自我管理。建立高值醫用耗材準入遴選機制,嚴禁使用科室自行采購,不得將醫用耗材購用情況作為科室、人員經濟分配的依據。明確高值醫用耗材管理科室,崗位責任落實到人。完善高值醫用耗材采購院內公示機制、合理使用點評機制和異常使用預警機制,開展對醫務人員單一品牌高值醫用耗材使用、單臺手術高值醫用耗材用量情況監測分析,對出現異常使用情況的要及時約談相關醫務人員,監測分析結果與其績效考核掛鉤。對醫務人員開展醫用耗材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合理使用醫用耗材知識教育培訓,向患者宣傳合理使用醫用耗材知識。(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9.加強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管理。將高值醫用耗材使用情況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議,加強對醫保協議醫師管理,對違反醫療服務協議的,通過約談、警示、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以及暫?;蚪獬齾f議等方式進行處理。完善醫保智能監控系統建設,加強高值醫用耗材大數據分析,對高值醫用耗材使用頻次高、費用大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進行重點監控、重點稽核,定期通報并向社會公開。(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三)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10.完善質量管理。落實醫用耗材信息追溯體系相關工作。加強高值醫用耗材使用環節質量管理,開展使用單位植介入等高值耗材質量評估工作。加強培訓和監督,按照《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做好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工作。(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
11.強化流通管理。提升高值醫用耗材流通領域規?;?、專業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配送遴選機制,促進市場合理競爭。規范購銷合同管理,醫療機構嚴格依據合同完成回款。通過“兩票制”等方式減少高值醫用耗材流通環節,推動購銷行為公開透明。(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
12.加強信用建設。推進國家醫保基金監管信用體系試點建設,在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建立貫穿醫?;鸨O管活動全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將高值醫用耗材生產、經營、流通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納入醫?;鸨O管信用體系管理。推進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誠信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構建違法失信信息共享機制,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及其從業人員、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實施聯合懲戒。(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13.加強公立醫療機構黨風廉政建設。充分發揮公立醫療機構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將預防和懲治高值醫用耗材管理使用中的腐敗問題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對高風險科室、崗位及人員嚴格監督管理的工作制度。公立醫療機構紀檢監察部門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加強對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嚴格遵守黨紀國法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高值醫用耗材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紀委監委機關)
14.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行為。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對高值醫用耗材各個環節的違法違紀違規行為進行重點打擊。在高值醫用耗材購銷環節,重點打擊偽造和虛開發票、商業賄賂等行為;在醫療服務環節,重點打擊過度醫療、收受企業回扣、不合理使用高值醫用耗材等行為;在醫保管理環節,重點打擊欺詐騙取醫保基金等行為。發現黨員和國家公職人員在高值醫用耗材領域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線索的,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和應由司法機關管轄的案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加大涉及高值醫用耗材典型案例的通報力度,形成震懾。(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紀委監委機關、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
(四)完善配套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15.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以及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提高體現臨床醫療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并將屬于醫保目錄范圍的項目價格調高部分納入醫保支付。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理順比價關系,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在醫療總收入中的比例,為理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創造有利條件。(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16.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進一步完善住院按病種、病組付費為主,門診按人頭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付費方式。對于定點醫療機構因使用集中帶量采購的高值醫用耗材降低醫療成本的,不降低現行的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間協議償付標準,推動高值醫用耗材合理使用。(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17.完善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全面深化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實人員總量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的積極性。(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全市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我市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有關工作,由分管副市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醫保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組長,市委編辦、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負責同志擔任組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醫保局,負責具體組織協調我市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工作推進過程中有關事務。
(二)加大財政投入。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療機構基本建設、設備購置、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的經費保障,以及對符合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及政策性虧損補貼等的投入政策,確保公立醫療機構良性運行。
(三)強化宣傳引導。各有關單位要深入宣傳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工作的意義、措施和成效,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合理引導社會預期,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