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市醫保局印發了《關于做好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專項治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巴醫保發〔2023〕13號),現就文件的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推進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技耗分離”。該文件明確了醫療機構提供口腔種植醫療服務,主要采取“服務項目+專用耗材”分開計價的收費方式,即種植體植入費與種植體耗材系統價格分開計價;牙冠置入費與牙冠產品價格分開計價;植骨手術費與骨粉價格分開計價。從打包收費變為分開計價
(二)引導種植牙牙冠形成合理價格。種植牙納入國家集中組織統一采購,牙冠實行競價掛網采購,公立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求自主選擇價格、品牌,并按實際采購價格“零差率”銷售。種植體已完成國家集采,55家企業參與,其中40家中選,平均降價55%。中選企業既包括一些知名國際企業,如登士柏種植體制造公司、士卓曼研究院股份公司等歐美企業,也包括威海威高、常州百康特等國內企業。此次集采匯聚全國近1.8萬家醫療機構的需求量,達287萬套種植體系統,約占國內年種植牙數量(400萬顆)的72%,預計每年可節約費用40億元。集采前價格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諾??品N植體系統從原采購中位價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奧齒泰、登騰種植體系統從原采購中位價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中選產品的豐富多樣,實現了與臨床需求的良好匹配。牙冠競價掛網也已完成,共競價掛網29家,牙冠最高掛網價656元,最低掛網價168元。對于醫療機構自行加工制作種植牙牙冠的,由醫療機構以物料成本、加工服務等為基礎,按照適當的成本回收率自主確定價格并掛網,與競價掛網牙冠的比價關系保持在合理區間。
(三)強化種植牙全流程價格調控?!秾m椫卫怼肺募蟾鞯匾詥晤w常規種植為重點,明確全流程價格的調控目標。巴中市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為不超過4200元,調控系數為97%,調控總價為不超過4074元(4200×97%);二級及二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為不超過3500元,調控總價為不超過3395元(3500×97%)。按照“診查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的單顆常規種植牙價格調控要求,包含單顆常規種植全過程的診查費、生化檢驗費、影像檢查費、麻醉費、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醫學3D建模(口腔)、醫學3D模型打?。谇唬?、醫學3D導板打印(口腔)和藥品費。但不包括拔牙、牙周潔治、根管治療、植骨、軟組織移植、即刻種植和即刻修復加收、顱頜面部種植體植入加收、臨時冠修復置入等服務費用及種植體系統和牙冠的醫用耗材費用。
(四)允許公立醫療機構差異化選擇。對于全牙弓修復種植、顱頜面種植、復雜植骨等技術難度大、風險程度高的項目,允許與常規種植牙手術價格拉開適當差距。固定義齒、可摘義齒等其他缺牙修復方式的醫療服務價格保持相對穩定,鼓勵醫療機構優先為患者提供適宜的缺牙修復服務。拔牙、牙周潔治、補牙等以技術勞務為主的項目,歷史價格偏低的可適當提高價格。公立醫療機構應在醫療保障部門指導下制定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口腔種植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價格水平要與醫院等級、專業地位、功能定位相匹配,并按規定報市醫療保障部門備案。
(五)引導民營醫療機構規范收費。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種植牙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定價應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和質價相符的原則,對比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制定符合市場競爭規律和群眾預期的合理價格。對于承諾參與種植牙耗材集中采購、接受單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價格調控的民營醫療機構,原則上可將對應等級公立醫療機構調控目標作為本醫療機構的最高調控目標,已低于對應等級公立醫療機構調控目標的應保持價格穩定,確定后的單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服務價格(包括后續價格調整)及服務構成同步報當地醫療保障部門。對于區域內種植牙集采中選產品使用率高、主動承諾接受價格全流程調控、口腔種植費用經濟性優勢突出、評價排名靠前的民營醫療機構,由各地醫療保障部門在官方網站上展示價格和費用情況,為患者就醫提供指引;對價格高、采用“介紹費”、“好處費”買賣客源引流的,予以公開曝光。
(六)嚴格執行價格公示和明碼標價制度。醫療機構應主動在明顯區域按規定公開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不得在標價外另行加收費用,并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接受社會監督。市、縣(區)醫療保障部門需在官方網站長期公布并更新提供口腔種植服務的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名單,以及是否參與集采、是否響應全流程醫療服務價格調控等情況。
(八)建立口腔種植價格異常警示制度。按照《專項治理通知》相關要求,各縣(區)要建立口腔種植的價格異常警示制度,將價格投訴舉報較多、拒絕或消極參與種植牙集采、虛構事實貶損參與集中采購的單位和中選產品、不配合調控工作維護虛高價格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列入價格異常警示清單,每季度進行公開。年內3次進入當地警示清單的醫療機構,由縣(區)局報市醫療保障局匯總后上報省醫療保障局集中公開,情節惡劣的報國家醫療保障局統一曝光。對列入價格異常警示清單的醫療機構,綜合運用“監測預警、函詢約談、提醒告誡、成本調查、信息披露、公開曝光”等手段,促進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對列入價格異常警示清單的公立醫療機構,按照國、省要求,審慎對待其提出的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等申報事項,必要時采取約束措施。
(七)加強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監測檢查。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切實做好監測工作,密切關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執行、種植體等醫用耗材的實際采購、種植牙耗材價格、種植牙手術價格、患者次均費用、醫療質量指標等重點指標變化。對公立醫療機構及承諾參與種植牙耗材集中采購、接受單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價格調控的民營醫療機構,還應監測是否嚴格執行調控目標,是否對照執行調控目標內的醫療服務項目清單或服務構成,確保各項治理措施落實落細。各地醫療保障部門應會同相關部門,將區域內價格排名靠前、群眾投訴舉報較多、拒絕參加種植牙集采或隱瞞報量的醫療機構作為檢查重點,對發現的重復收費、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線索,以及不合理不規范檢查診療行為,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行政執法部門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