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 (市)醫保局、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省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省級醫療機構,有關企業:
為貫徹落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 意見?(中發 〔2020〕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治理高值醫 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 〔2019〕37號)等有關文件精神,切實降低醫用耗材虛高價格,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重慶 市、貴州省、云南省、河南省 (以下簡稱 “四省市”)醫保局對 吻合器、補片、膠片三類醫用耗材開展了聯合帶量采購工作,曲 靖市牽頭開展了心血管介入類、眼科類、骨科類三類醫用耗材帶 量集中采購工作.現就做好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和使用工作有關事 宜通知如下.
一、實施范圍
(一)機構范圍.全省二級及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 (含軍 隊醫療機構).
(二)醫用耗材范圍.四省市醫用耗材聯合帶量采購中選產 品及供應品種清單 (詳見附件1、附件2);曲靖市牽頭聯盟帶量 集中采購中選產品 (詳見附件3、附件4、附件5).
二、執行時間
(一)采購周期原則上為1年,自中選結果實際執行日起計算.
(二)吻合器、補片、膠片、心血管介入類、眼科類、骨科 類的中選價格在醫療機構的執行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
三、工作任務
(一)確定采購任務.此次集中采購的約定采購量,以各醫 療機構前期上報的數量為基礎并根據招采實際情況確定.中選產 品納入省藥品集中采購帶量采購專區,非中選產品價格按照《云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云南省藥品和醫用耗材動態掛網方案 (暫行)的通知》(云醫保 〔2020〕95號)進行價格調整和管理. 除膠片按供應區域確定采購量外,其余各品種采購量按招投標文 件等規定確定.醫療機構、中選產品生產及配送企業通過云南省 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簽訂采購協議,明確各方權利與責任.
(二)規范采購行為.此次納入帶量采購范圍的醫用耗材, 醫療機構均應通過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網上交易,不允許進 行二次議價.各醫療機構要優先選用中選產品,嚴格執行中選價 格,不得以費用控制、醫療機構使用品種規格數量要求、未申報 采購量、要求企業繳納質量保證金、配送企業開戶等為由影響中 選產品的合理使用與供應保障.在保證中選產品用量的前提下, 可以繼續采購其他價格適宜的掛網產品.中選產品出現無法保障 供應的情況,醫療機構可備案采購其他同類產品.
(三)落實醫保基金支付政策.醫保基金在總額預算的基礎 上,醫保經辦機構按不低于本地區年度購銷合同或確定后的采購 任務金額的30%向定點醫療機構預付醫保基金,專項用于醫療 機構支付采購中選產品貨款.完成約定采購量后,各地應結合中 選產品實際采購量繼續予以預付.中選產品和非中選產品醫保支 付政策另行制定.
?(四)嚴格回款時限.醫療機構與企業結算貨款,從醫用耗 材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時間不得超過30天,降低中選企業交易成本.加強對醫療機構回款時限的監測監督,嚴查醫療機構不按 時結算貨款問題.
?(五)保障中選產品供應.中選企業是醫用耗材質量和供應 保障的第一責任人,要嚴格質量管理,選定有配送能力、信譽度 好的經營企業配送中選產品,確保產品質量和供應.中選企業應 建立相應的應急儲備、庫存和產能報告制度,每月向省醫保局報告.因特殊原因出現中選產品產能不足的情況,應提前向省醫保 局報告.對不按要求供貨、不能保障質量和供應等情況的,相關 部門將采取相應賠償、懲戒、退出和應急保障等措施.對出現嚴 重失信行為的企業,所有產品兩年內不得參加四省市聯盟采購地 區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并將相關信息 通報國家醫保局和各省 (市、區)醫保、衛生健康、市場監管、 藥監等部門 (四省市膠片供應區域詳見附件6).
(六)加強監管監測.衛生健康部門要將中選產品使用納入 醫療機構績效管理考核內容.藥監部門要加強中選產品質量的檢 查抽查,做好醫用耗材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各級醫保經辦機構將 中選產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內容,明確違約責任和 處理方式,對醫療機構因使用聯合采購品種降低的醫療費用不調 低當年度醫保預算總額.對工作進度滯后、未如實報量和采購、 未完成約定采購數量的醫療機構,減少下一年度醫保基金總額預 算額度.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治理醫用耗材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 大舉措,各地醫保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動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強化組織領導,實施好本轄區醫用耗材聯合帶量采購和使用 工作.發現新問題,應及時報告處置.
(二)加強協同配合.醫保部門要主動對接衛生健康、市場監管、藥監等部門,圍繞醫療機構醫用耗材使用、質量監管、流通配送等重點任務細化措施,加強配合,相互協作,落實責任, 深入推進治理醫用耗材改革.
(三)加強宣傳引導.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及時回應 社會關切,做好社會穩定工作,認真研判工作推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醫療機構作為醫患矛盾處置的第一責任人, 要制定預案,迅速反應,合力處置突發情況,確保工作平穩推進.